凌若放弃入主坤宁宫的抉择,在后宫引发了不同的反响。一些妃嫔对她的高风亮节钦佩有加,而另一些则暗自揣测她是否另有所图,更有甚者,妄图趁此机会填补皇后之位空缺,重新掀起了一场微妙的权力角逐。
在这风雨飘摇之际,痘疫虽已得到控制,但皇宫上下仍笼罩在一片哀伤与不安之中。康熙忙于处理边疆战事与前朝政务,日夜操劳,面容日渐憔悴。凌若看在眼里,疼在心中,她全力操持后宫事务,力求为康熙营造一个安稳的后方。
她亲自监督宫人们打扫庭院、换洗被褥,确保宫中环境整洁卫生,预防疫病再次复发。同时,她还安排御膳房精心烹制营养滋补的膳食,定时送往康熙的御书房,叮嘱他务必保重龙体。
“皇上,您乃天下之主,肩负着万千子民的期望。此时虽艰难,但臣妾相信,只要您安康,一切困境皆可迎刃而解。”凌若温柔地劝说道。
康熙抬起头,望着凌若疲惫却坚定的眼神,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:“爱妃,朕有你在旁,实乃幸事。只是苦了你,在这后宫之中独自承担如此多的琐事。”
然而,边疆的战事愈发严峻。纳兰淳风与阿依娜率领的清军虽奋力抵抗,但联军凭借着人多势众和熟悉地形的优势,逐渐逼近大清边境的重要城池。城中百姓人心惶惶,纷纷收拾行囊,准备逃离家园。
纳兰淳风深知,若此城一失,敌军将长驱直入,大清将面临更大的危机。他与阿依娜商议后,决定采取奇袭战术。他们挑选了一批精锐将士,趁着夜色,突袭联军的粮草营地。这一战,清军大获全胜,烧毁了联军大量的粮草辎重,联军顿时陷入了混乱。
但联军首领亦非等闲之辈,他迅速调整战略,加强了对粮草营地的防守,并对清军展开了更为猛烈的报复性攻击。清军在敌军的强大攻势下,损失惨重,纳兰淳风也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。
消息传回京城,康熙心急如焚。他决定御驾亲征,亲自前往边疆指挥作战。凌若听闻后,虽满心担忧,但她明白康熙的决心,也知晓此举对于鼓舞士气和稳定边疆局势的重要性。
“皇上,臣妾愿您早日凯旋。臣妾会在宫中为您祈福,守好这后方。”凌若强忍着泪水说道。
康熙出征之日,凌若率领众妃嫔和皇子们为他送行。她将一枚亲手绣制的护身符递给康熙:“此护身符饱含臣妾的心意,愿它能护佑皇上平安归来。”
康熙接过护身符,紧紧地握在手中:“爱妃放心,朕定会平安归来,与你团聚。”
康熙御驾亲征后,后宫之中又生波澜。一位颇有心机的丽妃,见凌若在后宫威望日盛,且康熙对她信任有加,心中嫉妒不已。她暗中勾结了几位对凌若不满的妃嫔,试图在后宫中孤立凌若。
她们在宫中散布谣言,称凌若在康熙出征期间,独揽后宫大权,肆意欺凌其他妃嫔,且与宫外大臣有勾结,意图不轨。这些谣言传入了太皇太后的耳中,太皇太后虽对凌若有一定的信任,但众口铄金,也难免心生疑虑。
太皇太后决定召见凌若,询问此事。凌若听闻谣言后,心中既委屈又气愤,但她仍保持着冷静。她向太皇太后详细解释了自已在后宫的所作所为,皆为了维护后宫的秩序和稳定,且绝无任何越轨之举。
“太皇太后,臣妾一心只为皇上和大清着想,从未有过私心。这些谣言皆是奸人恶意捏造,妄图扰乱后宫,还请太皇太后明察。”凌若言辞恳切地说道。
太皇太后看着凌若,目光中透着审视:“哀家知道你一向聪慧,但这后宫之事错综复杂,你需更加谨慎。哀家会派人调查此事,若你真有清白,自然会还你公道。”
凌若谢过太皇太后后,深知自已不能坐以待毙。她开始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,发现正是丽妃等人在背后捣鬼。她收集了丽妃等人在宫中结党营私、贪污受贿的证据,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揭露她们。
与此同时,边疆战场上,康熙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。他亲自指挥作战,调整战略战术,与纳兰淳风、阿依娜等人紧密配合。清军逐渐扭转了战局,开始对联军展开反攻。
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,康熙利用联军内部的矛盾,采用离间计,使联军内部发生了分裂。清军趁机发动总攻,大败联军,收复了被侵占的城池,边疆局势终于得到了稳定。
康熙凯旋而归,他的威望在朝中达到了新的高度。他深知凌若在他出征期间所遭受的委屈和困难,回到宫中后,第一时间为凌若洗清冤屈。他当着太皇太后和众妃嫔的面,严厉斥责了丽妃等人,并将她们打入冷宫。
“凌若贵妃在朕出征期间,尽心尽力操持后宫,功绩卓著。而你们这些奸人,竟敢恶意造谣,扰乱后宫,实在是罪不可恕!”康熙愤怒地说道。
凌若望着康熙,眼中满是感动的泪水。经此一役,她与康熙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,他们在这宫廷的风雨飘摇中,相互扶持,共同守护着大清的江山社稷。
然而,经历了这一系列的风波后,凌若也深刻地意识到,后宫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,而她在这宫廷中的道路,依然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危险。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以智慧和勇气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危机,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后宫中生存下去,并继续陪伴康熙,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