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政之年,三阴司天时,人之尺脉不应;三阴在泉时,人之寸脉不应(即:少阴在泉,两寸均不应;厥阴在泉,右寸不应;太阴在泉,则左寸不应)。
所谓不应,是指脉搏沉细,甚至摸不到;或该阳类脉的不阳,该阴类脉的不阴,指没有相互对应;或与其时节空间等之脉位不相应。故凡不应之期,遇到沉细难摸之脉,或不相应的脉,不能当作病脉看待。
《类经》解:“尺寸反者死,阴阳交者死。
(此二句之义,一以尺寸言,一以左右言,皆以少阴为之主也。如阴当在尺,则阳当在寸,阴当在寸,则阳当在尺,左右亦然。若阴之所在,脉宜不应而响应,阳之所在,脉宜应而反不应,其在尺寸则谓之反,其在左右则谓之交,皆当死也。尺寸反者,惟子午卯酉四年有之。阴阳交者,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。若尺寸独然,或左右独然,是为气不应,非反非交也。)
先立其年,以知其气,左右应见,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。
(先立其年之南北政,及司天在泉左右间应见之气,则知少阴君主之所在,脉当不应,而逆顺乃可见矣。此章详义,具南北政图说中,在《图翼》二卷。)
这里的意思是说,要是想知道这一年的五运六气,以及脉象的变化,就先立其年,意思是可以先把每年的年份等等写出来。
然后再研究什么运气,什么情况,这就有利于分析。
帝曰: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,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,若引绳小大齐等,命曰平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论言,《灵枢·禁服篇》也。此引本论之察阴阳者,以人迎寸口为言。盖人迎在头,寸口在手,阴阳相应,则大小齐等,是为平也。)
阴之所在,寸口何如?(阴,少阴也。少阴所在,脉当不应于寸口,有不可不察也。)
岐伯曰:视岁南北,可知之矣。
(甲已二岁为南政,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八年为北政。南政居南而定其上下左右,故于人之脉则南应于寸,北应于尺。北政居北而定其上下左右,故北应于寸而南应于尺。一曰:五运以土为尊,故惟甲已土运为南政,其他皆北政也。有推原南北政图说,在《图翼》二卷。)
帝曰:愿卒闻之。
岐伯曰:北政之岁,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,(不应者,脉来沉细而伏,不应于指也。北政之岁,其气居北以定上下,则尺主司天,寸主在泉。故少阴在泉居北之中,则两手寸口不应,乙丁辛癸卯酉年是也。)
厥阴在泉则右不应,(右,右寸也。北政厥阴在泉,则少阴在右寸,故不应,丙戊庚壬寅申年是也。)
太阴在泉则左不应。(左,左寸也。北政太阴在泉,则少阴在左寸,故不应,丙戊庚壬辰戌年是也。)
南政之岁,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,(南政之岁,其气居南以定上下,则寸主司天,尺主在泉,故少阴司天居南之中,则两手寸口不应,甲子甲午年是也。)
厥阴司天则右不应,(右,右寸也。南政厥阴司天,则少阴在右寸,故不应,已巳已亥年是也。)
太阴司天则左不应。(左,左寸也。南政太阴司天,则少阴在左寸,故不应,已丑已未年是也。)
诸不应者,反其诊则见矣。(凡南政之应在寸者,则北政应在尺;北政之应在寸者,则南政应在尺。以南北相反而诊之,则或寸或尺之不应者,皆可见矣。)
帝曰:尺候何如?(上文所言,皆两寸之不应,故此复问两尺之候也。)
岐伯曰:北政之岁,三阴在下,则寸不应;三阴在上,则尺不应。(北政之岁,反于南政,故在下者主寸,在上者主尺。上下,即司天在泉也。)
南政之岁,三阴在天,则寸不应;三阴在泉,则尺不应。(南政之岁,反于北政,故在天主寸,在泉主尺也。)左右同。”(其余略)
“五运气行主岁纪数表”表里的“化治药食宜”列中,为五味中又别生五味,以应五行中又别分五行之应。
这里可以举个例子,比如酸苦甘辛咸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。
五行之中又有五行的意思是,酸中有更酸,有酸甜、酸咸、酸辣、酸苦……其余五个同理。
所以五行之中又有五行,这叫五行互含。
表中合共列有十四(不分小温实为十三)种不同的化治药味,其中治以苦小温的皆属不及之年,苦温为太过之年。太过泻之,不及补之。其药味药性,另列表如上(见“化治药食五味五性表”)。